|
楼主 |
发表于 2019-7-24 15: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宪法与国家机构(28)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8 18:40:55
看过了总统制政府,我们再看一看议会制政府。
议会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它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这种政治体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现在仍然为许多国家采用,与总统制旗鼓相当。
议会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要受议会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不讲三权分立,所以它不同于总统制下的分权制衡理念。在议会内阁制下——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一般会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并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内阁须接受议会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如果新议会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就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
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概而言之,议会制政府有如下特性:
一、 行政、立法(除了控制国会,内阁还有立法创议权,提出的法案一般要经过内阁审议、表决。)合一,而非三权分立,没有总统制的制衡机制。
二、 国家元首与行政首长分由两人担任。国家元首有的称之为国王,有的称为总统,也有的称为大公(如卢森堡)或亲王(如列支敦士登)。至于行政首长则多称之为首相或总理。
三、 行政首长的产生建立在议会的同意之上,并对议会负责。与总统制不同,行政首长及阁员通常可兼任议员,(也有些国家规定不得兼任),并得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去职。因此阁揆的任期较不固定。
四、 元首发布命令时,需经行政首长或有关阁员副署,以明权责,其责任则由副署者承担。无副署者,则元首之政令不生效力。因此元首的角色实系"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
五、 国家元首平常主要承担仪式性任务。但是当国家发生紧急危难,他可以超越党派,任命新的行政首长,或宣布行使紧急权力,以保护国家渡过危难。因此国家元首虽然不经常行使权利,却仍拥有象征性权力或保留之权力。
六、 行政首长系由间接方式产生。通常系由人民选举国会议员,再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行政首长。至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则多系以君主继承(立宪君主国家),或间接选举(共和体制国家)方式产生,但亦有采取直接选举者。
七、 议会通常有"倒阁权",内阁通常也有"国会解散权",但亦有特例。此二权限使议会内阁制下的议员党性较强,党纪亦较易维持,因为如果执政党议员对内阁决策不表赞同,导致"倒阁",议员也可能重新面对大选。若在野党议员不支持本党之决策,转而支持执政党,则将使本党失去执政机会,同时也可能因选民背弃而遭致落选。基于此点,议会内阁制通常有较强之党纪及较完善之政党组织。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09:08:40
yc_九重凤阙:2016-12-18 17:56:57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这个“不少”当然不能太多,不然怎么平衡前朝的满族势力,这个“不少”当然只能是皇帝自己的喜好。其实全部满人嫔妃岂不是更好,免得洪秀全起兵时又骂“ 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白白落人口实。
-------------------------------------------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其后妃如下:
皇后(4位)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皇贵妃(3位)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贵妃(1位)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妃(11位)
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惠妃纳喇氏、荣妃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络罗氏、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万琉哈氏、良妃卫氏
嫔(10位)
熙嫔陈氏、僖嫔赫舍里氏、端嫔董氏、静嫔石氏、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襄嫔高氏、穆嫔陈氏、通嫔纳喇氏、谨嫔色赫图氏
贵人(6位)
郭贵人、布贵人、陈贵人、纳喇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纳喇贵人(那丹珠之女)、袁贵人、蓝贵人、尹贵人、文贵人、新贵人
庶妃(4位)
庶妃钮祜禄氏、庶妃张氏、庶妃王氏、庶妃刘氏
——其中汉女据说有7位。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09:12:44
作者:东方欲晓2017 时间:2016-12-17 21:04:15
当年的苏联军工,航天还是很牛,可是现在的俄罗斯能和苏联比吗?
-------------------------------------------
2016年12月16日奥巴马说:“他们(俄罗斯)是一个较小的国家、较弱的构架。除了石油、天然气和武器,他们的经济产不出其他任何别人愿意购买的东西。他们没有创新。”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09:39:19
yc_九重凤阙:2016-12-18 17:56:57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这个“不少”当然不能太多,不然怎么平衡前朝的满族势力,这个“不少”当然只能是皇帝自己的喜好。其实全部满人嫔妃岂不是更好,免得洪秀全起兵时又骂“ 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白白落人口实。
-------------------------------------------
乾隆在位六十年,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其后妃是:
皇后(3位)
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满州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姿貌窈窕,乾隆对其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返京途中,年三十七,上深恸,为制《述悲赋》。
纯帝继皇后,那拉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妃嫔
皇贵妃(5位)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纯惠皇贵妃苏氏 庆恭皇贵妃陆氏
贵妃(5位)
忻贵妃戴佳氏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 颖贵妃巴林氏 婉贵妃陈氏
妃(6位)
舒妃叶赫那拉氏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 惇妃汪氏 芳妃陈氏 晋妃富察氏 容妃和卓氏
嫔(6位)
仪嫔黄氏 怡嫔柏氏 恂嫔霍硕特氏 诚嫔钮祜禄氏 慎嫔拜尔葛斯氏 恭嫔林氏
贵人(12位)
白贵人柏氏 金贵人柏氏 慎贵人柏氏 新贵人曾氏 瑞贵人索淖洛氏 福贵人索淖洛氏 秀贵人索淖洛氏 寿贵人柏氏 顺贵人钮祜禄氏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武贵人索淖洛氏 陆贵人陆氏
常在(4位)
张常在张氏 宁常在宁氏 揆常在揆氏 平常在平氏
乾隆一生有四十一位后妃,大部分显然也是满人。(康熙一生有五十五位后妃,五十五个子女,是清朝十位皇帝中后妃最多、子女最多的人。)凤阙女士所说“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究竟指的是什么?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09:58:29
【360百科 洪秀全】百姓禁欲王公多妻
洪秀全有诗句解释不让男女见面的道理:“耳贱乱听犯天条,心贱乱想最滔天。”他勉励提高觉悟、改造审美以抵御诱惑:“娇娥美女娇声贵,因何似狗吠城边?”但天王的内宫除了家中的女眷,还有女官和女侍从,总人数接近两千人。
太平天国十一年,洪秀全还颁了一道诏书,事关“婚姻之规定”。根据规定,天王的两个哥哥及干王、英王、忠王等人可以有6个妻子。数目不到的,应该补足。已经脱离天京的翼王也适用这个标准。此外,高级官员可以三妻,中级官员只能二妻,低级官员和老百姓一样,按亚当夏娃的规矩来。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0:53:01
转帖【被洪秀全淫乱的女人到底有多少?】(2007-03-30 14:36:15)
....洪秀全早就迷恋后妃成群的帝王宫廷生活。他创立拜上帝会的时候,自称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宫娘娘’,所以把他的妻子称为‘又正月宫’;金田起义的时候,他已经有美妃十五人;一年后在广西永安围城战中,洪秀全就有了三十六个女人。打出广西以后,到了湖南道州,又接纳何贡生‘进献’的美女四人;占领武昌以后,洪秀全一次选妃,就选了民间女子‘有殊色者六十人’。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到底有多少个美女?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有一本书叫做《江南春梦笔记》的,说是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十六个名位共二百零八人;二十四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九百六十人,两者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九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六十人各辖女司二十人计算,合计为一千二百人。各项人数加起来,总计有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秀全一个人。
关于洪秀全一共有多少个女人,恐怕是永远无法正确统计的。宏观地看,天王府中有两三千美女,却只有洪秀全一个男人,而这些美女都能够向天王提供性服务,这和古代君王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提法近似,但终究不是每一个被幸过的女人都有正式的名份。
微观地看,幼天王洪天贵福1864年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被俘,写了一份供词,开头是自我介绍:“现年十六岁,老天王是我父亲,他有八十八个母后(此句有语病),在我九岁时就给了我四个妻子……”应该是比较可靠的说法。相比之下,连爱好声色犬马的咸丰都只有十八个妃嫔,比天王洪秀全少多了。
洪秀全从四十一岁进南京到五十二岁自尽,在全是美女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那时候他正值壮年,体格健壮,但是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二十五篇诏书,而且从咸丰四年到咸丰八年(185-1858)是空白,五年中竟然未发一诏!这几年他都干什么去了?一句话,尽和他的‘嫔妃娘娘’们饮酒赋诗作乐去了。
太平军从得民心占领南京,到失民心民众大批逃亡,前后不过几个月工夫。太平军进城前,南京原有八十万人,春季进城后仅九个月,到当年年底天朝顶天侯衙核查登记人口,就只剩下十五万人了。其中老弱男子四万人,妇女十一万人。洪秀全自称‘小天堂’的天京,简直像人间地狱。
.....天京内讧以后,洪秀全依然在天王府中左拥右抱,生活更加糜烂。在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洪秀全又从李秀成选送到天京的三千美女中挑出一百八十人收入天王府。就在这一年,还不到五十岁的天王洪秀全,终于颁发了最后一道‘朕命幼主写诏书’的诏旨,把权力交给他那个年方十三岁、却已经学会荒淫的儿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来。
洪秀全在天王府美女群中过了十一年帝王生活,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他五十二岁,终于在曾国荃湘军的隆隆炮声和后宫粉黛的嗟怨声中,不得不丢下他那千百个美女娇娘,自尽身亡。他死后四十八天,天京沦陷,天国灭亡,他的宝贝儿子也当了俘虏,后来被凌迟处死了....”
——此文所说是真是假,各位自己分辨。注意:我并没有说洪秀全造反不对。但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也是几乎所有历史学家所一致公认的。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1:13:07
【奉天讨胡檄】说:
“中国有中国之人伦,前伪妖康熙,暗令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中国有中国之配偶,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之恸心,谈之污舌,是尽中国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又说:“予总料满洲之众不过十数万,而我中国之众不下五千余万,以五千余万之众,受制于十万,亦孔之丑矣! ”
-------------------------------------------
十数万鞑子,如果一人管十家,显然只能管一百数十万家。人口顶多一千万。而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亿三千万。(咸丰元年(1851年)全国人口记录,总数为43,189.4万人。
太平天国的这笔帐,天知道是怎么算的。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1:52:21
yc_九重凤阙:2016-12-18 20:31:20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况且有多少女人可以坐到长孙皇后、宋庆龄那个位子?难道每个女子都可以当第一夫人辅佐夫君?连民国才女林徽因逃到昆明都对人说“日本人打来了,前面不还有河吗?”
一个人做了亡国奴,难道为了以全气节连死的权力都没有吗?
-------------------------------------------
我说的是“只会自杀,或者怂恿男人自杀的,够不上第一等”,并没有说她们不好。
日本人打来了,就是亡国奴吗?中华民国亡了没有?如果日本占领区的中国人全部自杀殉国,上百万日军谁来牵制?广大的敌后根据地谁来建立?日本人想占据中国,那才叫轻而易举呢。
即便真的做了亡国奴,自杀也不是什么上上之选。蒙古人占领中国,大部分中国人没有自杀,这才有了洪武复国;满洲人占领中国,大部分中国人同样没有自杀,这才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人的生命比国家更重要。理学家们颠而倒之,把它篡改为社稷为重,民为轻。胡说国家亡了,老百姓就该自杀殉国,纯粹是妖言惑众。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1:56:27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6-12-18 21:04:18
兄长,李先生说“弟子如果修的不好或者不修了,做师父的会死掉一部分法身”他这种说法应该又是在胡扯吧?
-------------------------------------------
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这是在打悲情牌,试图笼络所剩无几的信众。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1:58:12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6-12-18 22:01:14
康熙诛鳌拜,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做的都是干脆利索,防不胜防。慈禧祸国殃民,光绪为何不发动突然袭击把她废掉?
是不是因为那一世的祖龙主要是消业,魂魄的力量被上天刻意封住了。胆识不够?
-------------------------------------------
是上天根本就没有给光绪机会。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2:00:36
作者:东方欲晓2017 时间:2016-12-18 22:52:59
长沙有一次饥民饿极了哄抢了米店,曾国藩带兵来弹压,把几十个参与抢米的不分老幼全部处斩,为首的剜目凌迟,从此获得了“曾剃头”的绰号,意思是杀人好像剃头。
朝廷给的封号是曾文正公,老百姓喊他曾剃头,他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是真的还是假的?
-------------------------------------------
伪君子而已。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2:07:35
尘沙2015:2016-12-19 08:29:27
评论 yc_九重凤阙:这个筱什么的,还有个什么茄的人送外号“淑婊”,一贯以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风格来指责一些楼主本人不方便出面指责的疑问。 楼主自视甚高,个性睚眦必报,以主ID和网友对喷碰壁多次后,为维持形象,弄个马甲玩玩,可以理解。
-------------------------------------------
卑鄙的五毛又来挑唆。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2:19:01
yc_九重凤阙:2016-12-19 11:26:11
评论 ntubin :真的非常感谢层主多次的支持,其实筱幽梦岳这个人不是过激,而是卑鄙,这多半是他的马甲,我最恨这种躲在阴暗处鬼鬼祟祟的小人,有本事就明刀明枪的过来,我从来是对事不对人。几次三番的阴阳怪气,除了心理阴暗没有其它原因。
-------------------------------------------
本人最为痛恨的,就是雇用马甲这种无耻行为,小人行径。
凤阙女士竟然相信五毛的鬼话,认为在下会雇用马甲,偏听偏信一至于斯,在下还有什么可说的!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4:59:23
白乐天2015:2016-12-19 14:30:20
崔老师,太平天国似乎有点是红潮的试验版本。都是以西方理论为立国基础,都是要建立最公平公正的社会,都是灭绝传统文化,都是特权主义横行。
-------------------------------------------
是啊,太平天国和红潮一样,行不由径,非常偏激。
红潮也非常推崇太平天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所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指的就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和红潮以人民起义反抗暴政是无可指责的。但后面的路都走偏了。后者现在实行的就是残酷野蛮愚昧落伍的权贵资本主义。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5:08:47
白乐天2015:2016-12-19 14:01:03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洪杨起事的作用就是动摇满清统治,为参天大树推翻专制统治做铺垫。
-------------------------------------------
是啊。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 谶曰: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金圣叹曰: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在金圣叹批注后约二百年,这一象竟然明确无误地的预言了太平天国的发生。——预言之精准,简直是匪夷所思。
后人解曰:
“头有发,衣怕白”指太平军留长发,忌白衣。
“太平时,王杀王”指“天京变乱”。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明确指出了天平天国的名字和服饰。
“洪水滔天苗不秀”,明确指出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和杨秀清,及其未能成功。
“中原曾见梦全非”,明确指出了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5:21:05
东方欲晓2017:2016-12-19 12:28:56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国藩被美化成圣人,甚至“完人”,这个人确实有很多优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能识人用人,学问也不错,但是不恤民命,缺乏悲悯之心,距离圣人实在是很远
-------------------------------------------
正是。圣人的标准是救民出于水火,而不是残民以逞,杀良冒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5:31:39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19 12:21:51
我发现每次只要一涉及满汉、华夷这些问题最终就是这个结果,这简直是个雷区,根本碰不的。其实太平天国要不是反孔反儒家,曾国藩这些汉人士大夫如何会尽力保清廷的统治,早就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了。
-------------------------------------------
凤阙女士为什么总是拿民族划线呢?难道汉族都是好人,少数民族都是坏人吗?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也就是说,夷狄到了中原,如果习用了华夏文化,他们就可以视为华夏族,而中原华夏族如果进入边远地区,习用了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夷狄。华夷之辩不是血统上的,而是文化上的差异。
除了剃发易服,首崇满洲,清朝哪一样继承的不是前朝的文化?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5:47:26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19 12:21:51
我就不明白楼主7次轮转,除了清朝这一世,其他的都是汉人,为什么就不能站在汉人的立场理解一下汉人的亡国痛?拖着猪尾巴做了两百多年的奴才,这是一句对不起能消除的愤恨吗?扬州十日到底有没有杀80万,这个数字很重要吗?杀70万和杀80万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只杀了70万就不是罪行吗?国父去南京就职时还特意去拜谒明的孝陵。每次走过唐人街的洪门致公堂和孙中山纪念馆,都为国父的革命精神深深折服。
-------------------------------------------
在下是帮理不帮亲。即便前生没有当过满人,我依然不会赞同整个中国只能由汉人统治的错误观点。
我说对不起只是因为文星犯了错。顺治、康熙、乾隆上台后竭力抚慰汉人,提倡满汉一体,可是人所共知的。
国父之l905年还写诗赞美洪承畴呢。您怎么解释。
孙中山《赞洪文襄》: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5:51:06
【洪成琳和孙中山《赞洪文襄》诗】2012-05-08 17:21:01 来源:作者:榕光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这首题为《赞洪文襄》的五言诗,作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写作于l905年。它是从洪成琳的诗词集录《聊记集》中发现的。
洪成琳(1886—1964),别号陆登。南安英都人。他出身于翁山洪氏东五房的书香世家。清光绪国子监监生....洪成琳的远房叔祖洪汝辉(又名洪盛裕),早年侨居日本经商,常住神户。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洪汝辉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并积极出资赞助革命经费。同年孙中山到神户活动,在一次与华侨、留学生及新闻记者会见的公众场合,洪汝辉向孙中山提问:“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此固正确无疑。但对我祖文襄公事清如何评价?”孙中山答道:“余致力唤起公众推翻满清,目的在于推翻其腐败帝制。洪文襄降清,避免了生灵涂炭,力促中华一统,劳苦功高。”嗣后,孙中山即写了一首五言诗《赞洪文襄》赠洪汝辉。该诗以“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之句肯定了洪承畴的功劳。这首诗同时还被《民报》的记者抄录在报上发表。《民报》是同盟会创办的报纸。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毕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而他在《赞洪文襄》一诗中高度评价洪承畴以文韬武略加速清廷统一进程的特殊贡献,体现他一贯倡导的五族(汉、满、蒙、回、藏五族为中华民族的代称)共和、中华一统的革命主张,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19 18:18:02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19 17:18:29
这个《赞洪文襄》根本就是伪造的,参见百度的这个贴子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揭露无耻汉奸洪承畴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栽赃陷害”,我也不相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国父会给洪承畴这种十恶不赦的汉奸平反。不过说这么多又有什么意义,都已经是过去时了,我无意再与楼主争论,请楼主也不要再提了。
-------------------------------------------
百度的那个贴子有什么含金量?臆断而已。把孙中山想象成了一个心胸狭隘,感情用事的凡夫俗子。
请教凤阙女士:您说洪承畴是汉奸,曾国藩和左宗棠却不是汉奸,道理在哪里?标准是什么?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03:54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19 12:21:51
我就不明白楼主7次轮转,除了清朝这一世,其他的都是汉人,为什么就不能站在汉人的立场理解一下汉人的亡国痛?拖着猪尾巴做了两百多年的奴才,这是一句对不起能消除的愤恨吗?扬州十日到底有没有杀80万,这个数字很重要吗?杀70万和杀80万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只杀了70万就不是罪行吗?
-------------------------------------------
满清入关,毁灭了明代的高度文明,杀戮甚重,罪大恶极,罄竹难书,在下知之甚悉,也极为痛心。然而我依然不能同意你强行划分满汉,以满代表邪恶,以汉代表正义的简单化做法。
没有自私自利,祸国殃民的明朝官僚士大夫阶级的彻底腐朽糜烂,只有几万兵员的后金能崛起吗?没有几十万明军的投降,甘为鹰犬,满清能占领偌大一个中国吗?清军兵力很少,许多次的屠城,汉军都是主力。有些甚至是他们单独干的,这笔帐,你怎么算?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08:05
【嘉定三屠真凶李成栋 死后被明朝追谥“忠烈”】2011年09月21日 09:39 来源:牛城晚报 作者:常笑
嘉定三屠”与“扬州十日”是清军在征伐南明的过程中最为惨绝人寰的两次大屠杀,两地死于屠刀之下的民众超过百万人。但少有人知的是,“嘉定三屠”的头号刽子手并非是清军的诸王贝勒们,而是明朝的降将李成栋这个汉人。
李成栋,陕西人,出身于盗贼,原为李自成部将高杰的属下,高杰因与李自成之妻有染,恐东窗事发,遂带领李成栋一干人等归降了大明。1644年镇守徐州的总兵李成栋二次倒戈降清,在“扬州十日”的大屠杀中,就有李成栋带领降卒为新主子挥动屠刀卖力杀戮同胞的身影。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清军“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逼得嘉定民众揭竿而反,公推黄淳耀、侯峒曾为首领领导抗清。李成栋率领五千汉人辫子军前往镇压,嘉定民众拼死抵抗。至8月24日,李成栋借暴雨夜暗之机用炸药炸开城墙,攻陷嘉定。由于其弟在此前的一江伏击战中被杀,心怀报复之念的李成栋下令屠城。史载:“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朱子素的《嘉定屠城略》)“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见年轻貌美女子,则“日昼街坊当众奸淫。”对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朱子素的《嘉定屠城略》)把美丽的江南小城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大肆杀戮近三万人后,辫子军带着抢掠的三百余大船金银珠宝撤离嘉定。此为嘉定一屠。
几日后,义士朱瑛聚集免于屠戮的周遭民众两千余人,重夺嘉定,杀汉奸,斩清(军委派之)官,还出其不意地伏击了李成栋的一支小分队。恼羞成怒的李成栋即刻回师嘉定,一路砍杀,城外的葛隆、外冈两镇居民皆被杀光。杀到嘉定城里,时值夜半,许多居民在梦中即命丧黄泉。李成栋还觉得不解气,又令兵丁把堆积如山的尸体纵火焚之,然后才扬长而去。此为二屠。
二十多天后,南明总兵吴之番又率余部猛攻嘉定,得到周边民众响应,顷刻间,把城内清军杀得大败而逃。李成栋不得不第三次回攻嘉定。吴之番所率军民终究没能抵挡住李成栋悍军的反扑,嘉定再次失陷,吴之番力战而死,手下数百兵卒和刚刚逃到嘉定避难的近两万百姓悉数被杀,一时间城内血流成河。是为三屠。朱子素在《嘉定乙酉纪事》结尾写道:“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虽说1648年李成栋再次变服易冠,抗清扶明,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四处征杀,直至身死(南明朝廷封谥号为“忠烈”,封宁夏王。)。但其三屠嘉定的残酷暴行却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13:34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有关于“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满人入关,外来文化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为士人-知识分子所接受,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华文化延续了下来,则天下未亡也。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26:18
【广州大屠杀】
指1650年(清顺治七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军队在广州的屠城暴行。当年公历11月24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军在围城近十个月后,经过惨烈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攻破广州城,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
据清代官方史载,这场屠城,斩"兵民万余",又"追剿余众至海滨,溺死者无算" ,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死亡人数根据收尸的和尚统计至七十万。
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认为"七十万人"显然不可信,因为明末广州府十三县人口总共才40万人。
另有意见认为当时广州人口约40万,而死难者约十万人或超过十万人。《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记载"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
当时人戴耘野《行在阳秋》记载了广州市全民抵抗的英勇情形:“城中人亦撄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送饭)。清兵环围城外...”。
查继佐《罪惟录》:北师两王攻广州不遗力 ,杜永和督守勤 ;副将张月总陆兵、吴文敏统水师 ,背城出战 ,多捷。"侵略者损失惨重,清将尚可福等被击毙,《尚氏宗谱》记载清寇尸体在攻城地点下堆得几乎和城墙一样高。
林文陔《浅析建国前佛山商业的兴衰》:“明末清初的战争,使广州遭尚可喜、耿继茂两藩屠城,当时广州死者70多万人。”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47:45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19 12:21:51
如果楼主说这都是因为三分之一的灵魂降到英伦的克伦威尔身上所致,上天用锁链锁住了龙头几百年,这个原因我也认了,国运有兴衰,除了感叹别无它法。可是如果非要说什么隆治唐宋、通古斯美女如何,我坚决不同意,我无法违心的去称颂汉人被奴役的这两百多年的血泪史,更不要说什么五大三粗的通古斯女人如何强过千娇百媚的江南汉女。这不是什么民族沙文主义,这是事实。
-------------------------------------------
历史上文明被野蛮战胜的事例极多,不胜枚举。满清代明,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上天既然这么安排,肯定有更加深远的用意。
华夏文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浩劫,在下也很难过。我并没有说满清必须称颂。只是说,我们不能搞民族歧视,把中国视为汉人一族的私产。
在美国,华人曾经备受歧视,1882年美国国会甚至通过了“排华法案”。明天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还有可能甚嚣尘上。
赞同种族歧视,就等于赞同美国白人明天歧视自己,决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53:54
作者:yc_九重凤阙 时间:2016-12-20 09:53:55
-------------------------------------------
关于明清的历史,我们的讨论还是到此为止吧。免得被不怀好意,意图分裂中国者利用。
凤阙女士对特朗普的判断,比在下准的多。在下是衷心佩服的。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0:58:06
作者:ty_烟雨含梅 时间:2016-12-19 22:58:22
在第29页,很遗憾看到了一个反毛反华的言沦。把国庆日当成国难日者,相信其并非第一人尔。很想知道,其心中国庆日乃何时许也?本为论道,却无法超然于外,信道何为?
-------------------------------------------
反毛未必就等于反华。到底是国庆日还是国难日,也得看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幸不幸福。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1:22:05
路风027:2016-12-20 09:39:43
站在狭义的汉民族观,说洪是汉奸,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认为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看,洪也未必是汉奸,只是明朝的叛徒。因为满汉都是中华民族一员,还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矛盾。
-------------------------------------------
我没有深入研究,但从百度上看,洪承畴降清后,也做了不少好事。
多尔衮统帅清军直趋北京时,洪承畴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后,向明朝官民发布出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收到极大的政治效果。清兵入京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洪承畴建议清延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献计甚多,大多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如恢复明代的内阁票拟制度,以便大学士对用人行政等要务能有所指陈,六科也可以据以摘参,从而达到杜渐防微的目的。他还建议九卿科道会推督抚提镇官员实行保举连坐法,慎重用人行政。
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洪承畴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逐渐淡化满汉之间的畛域。此外,他还举荐许多明朝官吏,倡兴北方水利,对当时政局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豫亲王多铎率师攻占南京,福王被擒,南明弘光政权覆灭;随即占领常州、苏州、太仓、嘉兴等地,十分顺利。多尔衮被胜利冲昏头脑,悍然下“剃头令”:“反对者,杀无赦”。这一带有强烈民族征服性质的命令,立即激起江南汉族人民的强列反抗,抗清浪潮风起云涌。危难之中,多尔衮于闰六月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授予“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
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如招抚、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他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用和平方式招抚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使这些地方免遭兵火洗劫。
当然,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明王室内的一些顽固势力,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洪承畴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金声、黄道周被俘时都痛斥他无耻变节,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的不忠,但从促进清王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角度来看,其功绩是主要的。史称“开清第一功”。
顺治十年(1653年),孙可望、李定国所率领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在云、贵归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现新高潮。五月,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此时洪承畴已61岁,临行前,顺治帝设宴饯行,赐宝马、宝刀。
洪承畴入湖广后,制定了严防重镇,互为犄角,先安湖广,后平云贵的方略,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攻势作战。他以湖南为中心,实行屯田、备粮、修城防、设水师,作长期计划。而对西南一带多年战乱,民不聊生,人民需要安定,国家需要统一的时局,洪承畴坚决反对穷兵黩武。他审度时势,实行军事上“以守为战”、政治上“广示招徕”、经济上“开垦田亩”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绥靖南疆促进国家统一立下了历史性功劳。
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平定。洪承畴上疏说,云南地方险远,少数民族众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驻镇,于是顺治以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他又看到云贵地区地瘠民苦,疏请发内帑赈济贫民,建议暂缓向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进军,使战乱之后的云贵地区的社会秩序渐趋安定,生产开始恢复。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逝,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1:30:50
百度上的一段:【忍辱负重,以人为本】
明朝后期,统治非常腐败,宦官专权,统治者重用小人,丢弃贤臣。冤杀袁崇焕。松山之战崇祯不听洪承畴的建议而听信陈新甲之计,是导致松山战败的关键原因。明末,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不安。至此,明王朝已经危机四伏,遥遥欲坠,这注定它必然要走向灭亡。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促进女真社会的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当时清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对汉官汉将的招降政策突出体现了他们礼贤下士的胸襟。皇太极曾经说过作战的事由由他来指挥,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听明朝降臣的,对汉将的处罚也比较宽厚。相反的,明廷对部将处罚却十分严酷。随着清实力的强大,以清代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明清两朝政权兴衰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国君主的襟怀也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确实难以抉择。刚开始拒不投降,绝食七日,“只求速死”,到后来的剃发降清,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功名?是怕死?不是,是为天下百姓。洪承畴降清是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后决定的。他看到清的强大最后必然代替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当时清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歧视汉人,势必会给汉族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比如清军南下是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凡遇到汉人的顽强抵抗,其屠杀是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江阴三屠”就是血写的历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权衡了“一身”与“天下”之间的大小,最终以“天下为心”,忍辱负重,抛弃了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君”思想,忍受着天下的骂名,走上事清的道路。
在顺治御笔批发的“御授摄政王洪大经略奏对日”中记事言志:“上曰:管仲何以不死子纠?对曰:君臣有分,所关者在一身,华衮,所系者在天下——盖权衡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久矣”。这是他降清目的最好的材料证明。而且我们可以从事清后的所作所为证明他的天下为心,以民为本。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1:33:13
【以民为本,尽心尽力】
洪承畴事清以来,一心系着天下的百姓。他提出很多保护民生的建议。在进入北京时、在招抚江南时、在经略湖广、云贵时候,时时刻刻体现出他以民为本的思想。
(一)劝施仁政,保护汉民
据《霸猿集》记载:“当满汉一家之日,洪承畴密室造清竟建以汉人养旗人,不令旗人营工商之策。从此满汉分居,汉人得以安其农工商之业,二百七十年来免授其扰。从此洪承畴之有功于汉族。”
据《奏对比记》载:“上问切时要务。对曰:兴北方水利,以省漕运之案。除天下扼塞要隘留兵外,其余城守半用兵民。即扼塞要隘处宜仿屯卫之制,以养兵之费。而厚官僚,以苏民困,是切时之要。”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清军入关后,满人成为统治阶级。如果任其游牧民族的习俗胡为,汉人必将在生产和生活诸方面遭受骚扰。因此洪承畴想顺治帝建议满汉分居,正是为里避免这种骚扰。为了减轻人民和国家大笔军费负担,承畴建议城守半用兵民,边防要塞实行屯卫制等等。这样不但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巩固清朝的江山社稷。
(二)招抚江南,为民轻负
顺治二年(1645)豫亲王多铎率领军占领南京,明福王朱由崧就擒。清军乘势攻占苏嘉湖诸要地,清廷决策者多尔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悍然颁布雉发令。这种野蛮的民族压迫,激起江南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为了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清廷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授予“抚江南地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重任,敕赐“便宜行事”。
洪承畴到南京赴任后,面对这种严峻局势,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比如利用旧关系,招抚了故明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江西、湖广、河南三省交界防守自固的一般抗清力量。“缙彦投,则三省交界地方四十余寨,渐次驯服。”(李光涛《论洪承畴之招抚江南》上)在福建招抚郑芝龙等,迅速瓦解了一大批抗清力量,使江南人民免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而且他还多次上疏减免赋税,如针对明季苏杭赋税繁重,向朝廷上疏:“江南地方,因明季赋税繁重,官兵抗害,百姓极为困苦——人民逃亡,田地荒芜。流寇抢劫,民无与居。频死残黎,人情惊惶,宜于贫苦州县,分别免征折价。”(《明清史料》)获准减免苏杭钱粮,停征漕运。这一系列文治措施,缓和民族矛盾,稳定江南局势,促进了江南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三)经略五省,安邦济民
“顺治十年(1653)五月,上命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洪承畴招集兵将后就走马上任。到了湖南、湖北后,了解到当时形势较为严峻,采取了“以守为战”,先安湖广,然后平定云贵的方针。1654年,到达湖南长沙,当时长沙一片荒凉“城内城外,尽皆瓦砾,房屋全无”,“民人逃亡,工匠绝少”,“荒凉景象,惨苦难言”。针对长沙这种荒凉现状,洪承畴令抚臣,道臣招集流散出去的百姓。经“两月内,多方招集,民人渐次入城,各占原日地基,以竹草盖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城内城外,住者约有数百间,各有买卖生理,日已增添。”满蒙官兵到来之后,洪承畴令军队“共念地方之,计切安民。”官兵注意严明纪律,不去骚扰百姓,民心得到安定。
顺治十六年(1659),洪承畴抵达昆明,“疏奏滇民疾苦,帝悯之。即渝户部拨内帑银三十万两,并命户部、兵部谴官前往洪经略军前以十五万两赈济云贵二省贫民,十五万两由洪经略收贮为军需备用”在云贵地区济赈贫民,为人民解忧解难,而且他还严肃军纪,不扰百姓,并要求顺治帝“特颁清汉敕谕,或部发清汉告示,驰传三路营前,大行晓谕,俾各钦奉遵守。”也就是说要把军纪要求用满文、汉文书写成告示,在三路大军营前宣布张贴,让将士们人人都能知道,都能遵守。这样即安定民心,又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为他收复云贵奠定了群众基础。
洪承畴奉命经略五省,采取一系列以民为本的措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清初统一中国,稳定政局、维系民族团结作出重要贡献。
据清光绪年间举人任内阁中书舍人戴希朱(南安诗山人)总纂的《南安县志》卷二十七〈洪承畴传〉后的一段按语记载:“希朱尝读文襄奏对笔记,见其论断施行,皆王者长治久安之道,无纤毫杂霸术,过于管仲远矣。况清朝非胜国之仇,文襄当孤军无援时,太宗厚遇之。又绝粒累日不死,不得不隐忍从事,以俟后图。世祖屡加礼,每以孟子称之,尤以天下才重之,则为其运筹帷幄,以安社稷。数省经略,一代佐命,其功过与管仲,其心更苦于管仲。”这段按语精辟地概括了洪承畴的韬略、才能、功绩及其内心的隐衷,他当年隐忍从事,为的是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使亿万生灵不涂炭;维护汉民族利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生产的发展等等。
洪承畴博古通今,阅历丰富,观其史迹昭然可敬。其文韬武略之才,可谓盖世绝伦。他事清十八年间,忍辱负重,以民为本,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正如孙中山先生所写的:《赞洪文襄》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6-12-20 11:43:44
感谢各位网友!感谢各位兄弟姊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