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回复: 0

人的道德思想由基因决定?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1290

帖子

5181

积分

积分
518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5-3-27 23: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我们解说一下这六个道德模块。

一、关爱/伤害,对应中国人说的“仁”。我们看到小孩受苦就会想要帮助他,这是哺乳动物的本能。爬行动物很少有这样的感情冲动,母鳄鱼下了蛋有了小鳄鱼就基本不管了。而我们不但保护自己的孩子,还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保护其他人的孩子,还保护像小孩的动物甚至玩具。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用关爱精神去对待所有亲人乃至整个社会。

二、公平/作弊,对应中国人说的“信”。这是与他人合作中的一种互惠机制,人们自然地认为合作产生的共同利益应该公平分配,如果有人作弊多占,我们就会愤怒。因为关爱而产生的利他行为属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计回报,而这里出于公平合作而产生的利他行为是有回报要求的。如果一方不断付出而另一方不付出,那就是不公平。

三、忠诚/背叛,对应中国人说的“义”,或者至少相当于江湖的“义气”。有多个实验证明人有一种天生的群体归属意识。把一群男孩随意分成两组,每组给起个什么名字,最好再有个标志物。这些男孩自然而然地就对自己所在的组产生了忠诚感,同组的人都是好兄弟,联合起来对付外组的人。这可能是爱国主义的起源。忠诚感带来的凝聚力对团队竞争很有帮助,对外来威胁非常敏感。

四、权威/服从,对应中国人说的“礼”。这个道德模块的表现是对长辈和地位高的人的尊敬。在一个有深厚传统的社会中,人们之所以讲礼,并不仅仅是因为敬畏权威的地位,而更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敬意。

五、圣洁 / 堕落。这是一个有点宗教味道的道德模块,中国传统道德对此强调不多,但我们也都有这个模块。它对应的感觉就是“恶心”,是一种厌恶不洁之物的进化本能。有个德国人招募志愿者来被他吃,居然真有人应征,而且他真的从中选了一个人杀死吃了。两人都是自愿,不伤害任何其他人。但我们仍然坚决反对这种行为,这就是出于恶心。

六、自由/压迫。中国儒家对此似乎不太看重,但是道家很讲自由。不论如何,每个人都认为自由很好,压迫不好,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这六个模块。有谁会以伤害别人为乐?有谁会喜欢作弊的人?有谁会认为背叛比忠诚可爱?单说某一方面,谁都知道好坏。但是这些道德模块在每个人心中的相对分量大小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可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对组织忠诚和对权威的尊敬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道德。尤其是当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不同的道德模块对我们有不同的指引的时候,各人的取舍可能很不一样。有人可能因为感到同性恋很恶心而反对它,也有人可能认为自由更重要而支持它。

爱狗人士为了救狗不惜跟人作对,他们头脑中的关爱模块显然特别发达,毕竟狗像小孩一样可爱。而在一个公平模块和权威模块更强的人看来过分爱狗就是不对的:你这么对狗好,对人公平吗?狗毕竟比人低级吧?忠诚感强烈的人往往特别爱国,而对那些自由感更强的人来说人权显然大于主权。如果每个人都仅仅听从自己心中道德模块的召唤,坚决用感性做判断完全不愿意使用理性思考,把这帮人放一起吵翻天也没用。有句俏皮话说性别都不同还怎么谈恋爱,这里我们也可以说,道德模块优先级都不一样,还能不能一起玩耍了。

每一种政治意识形态,都对应于这六个道德模块的一种组合。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海特等研究者搞了一个道德测试网站(YourMorals.org),对超过十三万人进行了道德模块的测试,再把测试结果跟这些人的政治意识形态相比较,就得到了每种意识形态所对应的道德模块组合。这项研究结果相当过硬,甚至得到了脑神经科学的支持。在道德测试过程中使用fMRI随时监测受试者的大脑,给受试者念一段话,发现他们听到这段话中对照相关道德模块敏感词时大脑的反应,与这个网站调查的结果非常一致。

美国最重要的两个政治派别是以民主党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liberals)和以共和党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conservatives)。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区别,可以很好地用其对应的道德模块组合来说明。

自由主义者特别强调关爱、自由和公平——其中尤其看重的是关爱——而对忠诚、服从权威和圣洁完全不在意。自由主义者心目中的社会是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组成的,认为社会要想好好运行,第一要关爱每一个人,不能伤害人,第二要公平。自由主义者对弱势群体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同情心,宁可牺牲一点自由和公平也要去保护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民主党人总是支持高福利和高税收。自由主义者对自由/压迫这个道德模块的侧重点在于不要压迫别人,对公平的侧重点在于结果公平,认为最好给每个人分配同样的好处。

保守主义者对所有道德模块都同样重视。他们心目中的社会模型是每个人一出生都不是孤立的,你已经在社会中有一个位置,你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已经在那里。保守主义者认为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对这个社会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人必须得尊重传统。为了维持秩序,就要尊敬权威,对组织忠诚,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保守主义者对自由的侧重点是不要压迫我,政府不能多收我的税。对于公平,保守主义者认为好处必须按照贡献大小分配,而且为了惩罚偷懒者,宁可牺牲一点关爱。

其实,不管你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你在内心一定都把自己视为英雄。而所有的英雄故事都是同一个套路:现在世界上有个威胁,我要解决这个威胁。

自由主义者的故事是这么讲的。世界上存在着压迫!某个国家的政府、强人和大企业正在压迫人民,而我们作为智者就要起来引导人们去反抗。打碎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我们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这是一个英雄解放人民的故事,它的核心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不平等的愤恨。

保守主义者的故事则是一个英雄出来防守的故事。人民的日子过得本来很好,突然来了一帮自由主义者,他们同情罪犯,反对我们的传统价值,败坏我们的道德理念,还把我们的东西分给说谎和不干活的人。所以我们要跟自由主义者战斗!

你说这两种理念谁对谁错呢?其实正确的办法是就事论事,对每个具体议题做具体分析。可是大多数人都是被意识形态左右的。科学家甚至已经发现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基因基础!在这方面基因对大脑的影响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你是否对威胁特别敏感;第二,你是否喜欢追求新东西。如果你对威胁特别敏感,你就更愿意跟同胞抱成团去对付外敌——这使我想起《中国不高兴》一书所说的“外部选择压”——你就更倾向于保守主义。如果你在追求新东西和新经验中获得快乐,非常反感现有的秩序,你就更倾向于自由主义。我不太了解现在是否有足够证据说这两类基因决定了个人的道德模块优先级区别,但对于政治意识形态有先天因素这一点,我曾经看到过不止一个类似的研究。

所以人一出生,大脑中在政治上的侧重点就已经种下了种子。这些特性将会指引你的人生方向,特定的基因会让你主动去寻找适合这个基因发展的环境,比如一个自由主义者会天生反感老师给定的纪律,主动去亲近自由主义艺术。你的世界观会围绕那两个英雄故事展开。人生的阅历和重大变故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但先天因素绝对非常重要。

美国的两大政治派别各自能有这么多人支持,甚至自由主义者的理念还被某些知识分子当做“普世价值”,并不是因为他们能言善辩,而是因为其背后有这样的道德基础。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外,还有一类“自由意志论者”(libertarian),其道德模块组合是专门强调自由,捎带重视公平,而完全不在乎其他所有道德——很像今天中国的自由派公知。因为自由论者缺少关爱的模块,他们很难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跟绝大多数美国知识分子一样,海特原本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但是,为这个研究考察过多个国家的文化以后,他慢慢发现美国知识分子的想法其实是个特例。事实上,有人提出现代心理学其实研究的是世界上最 WEIRD (怪异)的一群人——这个词是这群人五个特点的缩写: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Democratic(西方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业化的、富裕的、民主的)——像这样的人即使在西方社会中也是特殊的,他们的价值观跟世界上其他人可能格格不入。海特不到三十岁就去印度搞调查,最初无法理解印度人的神性观念和集体观念,但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他能理解印度人了。他慢慢从感情上接受了印度人的道德观,甚至开始使用理性为这套道德观找理由。

像海特那样学会理解别人的道德观可不容易,各国的道德文化的确非常不同。此书中有个最简单的例子:请使用“I am……”开头写二十句话。美国人写的大多是自己心理特征:我很开心,我很外向,我爱爵士乐等等。而东亚人则更爱写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社会关系:我是一个儿子,我是一个丈夫,我是富士通公司的雇员等等。

我读此书读到这里,想到的第一句话是:I am Chine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邮箱:newphie1#163.com

崔治平论坛,是全球首家崔治平思想理论研究网站,这里收录崔师作品、诗集、问答、精粹,供世人学习参详。

© 2013-2017 崔治平思想研究会

GMT+8, 2025-4-4 08: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