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7-10-5 8:23
有人认为,……西方的兴起源于四分五裂的封建状态,有竞争才有活力,才能产生新的文明……
只要人民生活的幸福快乐,哪怕变成小国寡民的欧洲……大一统只是满足了帝王的千秋伟业,普通民众关心的不过是衣食富足,领土有多大与他们又有什么切身利益。
这种看法正确吗?
---------------------
此人真是见识短浅!
大一统只是满足了帝王的千秋伟业吗?小国之所以能和平相处那是因为人烟稀少,洪荒未辟。
一旦人口增长,列国鸡犬相闻,生产与生活资料变的匮乏,诸侯之间立刻就会进入激烈的战争状态。仅就中国论,春秋242年,共计发生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小战之多,那就没法统计了。
秦国在自商鞅变法到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历史有记载的斩首六国军队人数估算即达180万人,付出的代价恐怕也在百万以上——其他各国的斩首数和伤残数都加起来,只怕会超过上千万,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统一,那就只能永远互砍下去。
中国历代战争死亡人数估算:
1、春秋时期:战死约120万;
2、战国时期:数百万人死于战火,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
3、秦末农民战争:人口下降了一千数百万;
4、西汉末年混战: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3800多万;
5、三国鏖战:人口从5000多万下降到900万;
南北朝混战:汉族被屠杀1100万,胡人死亡数百万,白种人在中国基本绝种;
6、隋末战争:人口下降3000多万,损失一半以上;
7、安史之乱:人口下降3800万;
8、唐末战乱:人口下降70%以上;
9、宋金战争:220万人死于战火;
10、元灭夏、金,死亡3100万;灭南宋死亡750万;
11、元末混战:460万人战死;
12、明末清初混战:人口下降大半;
13、1911年-1936年的各种内战:死亡370万人。
国家的四分五裂,不光意味着竞争、有活力,也意味着战争和大量的死亡、伤残,以及无数孤儿寡妇的血泪。
欧洲不光有卢森堡、摩纳哥、瑞士这些自由平等的小国,还有惨烈的战争,甚至是自古以来闻所未闻的世界大战。——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都源于欧洲的分裂状态。
一战:
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
双方军人死亡1300万,受伤,失踪者达2000多万,群众因战乱死亡人数远超军队。
俄国人力损失即达2800万人,战费开支1800亿美元,经济损失2700亿美元。
无数城镇化为灰烬,各国财政经济一片混乱。
二战:
先后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人口卷入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为历史上所仅见。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
军费消耗1.1万多亿美元,直接物资损失和破环在4万亿美元以上。
苏联,中国损失最大。苏联死亡2660万人,中国伤亡3500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