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查两个事情:第一,究竟什么应当称作伪经;第二,大乘僧众的传教历史。
第一,什么算佛法(注:不是佛教)的伪经?
我们认为,权威的正规佛法教材有两个特点:1,出自佛陀本人之手;2,有历史记载的现场口述记录。除此以外,一概不能称之为经书,充其量称为 “辅导书” “心要”等。原因是如果只要含有佛理(而非出于佛陀之手),就可以称为经书的话,一是凡夫俗子难免出错,导致后世误人子弟;二是此门一开,经书就可遍地,难免鱼目混珠,给佛法造成毁灭性后果。笔者认为,佛陀所谓的佛法消失并非指不知佛,而是假经书逐渐横行于世,而相对权威的经书被扔进了历史垃圾桶,从此无人能入正道,佛法真正沦为宗教之时,就是佛法毁灭之日。基督教虽然修行高度有待商榷,但有唯一的权威教材,防止后世鱼目混珠,这点值得称赞。
第二,大乘僧众的传教历史?
笔者认为,所谓“大乘佛法”的印度创立者,本身就有欺师灭祖,骗人骗己的嫌疑。如果说是大乘僧众开启的所谓 “普渡众生”的时代,那就相当于释迦摩尼愚蠢无知了。世尊当年智慧无碍,自然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印度大乘僧众居心叵测,居然为释迦摩尼“纠错”,认为他的500戒律太过繁琐保守,没必要遵守,可以更改;认为释迦摩尼的法是传给少数人的法。这里笔者需要特别指出:不利于大乘僧众吸引教徒敛财,是他们“普渡众生”的最根本动机。
从后来的大造大拜,从允许僧人可以接受任何钱财捐赠开始,预示着大乘和尚开始称为寺庙里的”大老爷“。众生可以去供养,但大老爷们不再化缘,更不去四处教化众人。而是坐等百姓大拜神像,大敛钱财,贪得无厌,对传播佛法极少做出贡献。我们很难想象佛陀若在世,对此有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定会将这些所谓的”大乘教徒“逐出师们,以正视听。
那么大乘教徒的经书,从何而来?从乾隆年间大藏经时代以前就再也无从考证,无名亦无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经书既不是出自佛陀本人,也非出自佛陀的亲传弟子。恐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后世自诩为”大师“的佛教徒自编自唱,以自己对佛法的感悟+神话佛陀菩萨,开启了伪经遍地的时代。而现代佛法信徒已无心考证经书的出处。
《阿含经》虽然不能说不能万无一失的记录着佛陀生前的言行,但毕竟是由耳闻目染的释迦摩尼亲传弟子口述记录(历史上500门徒集会),与其他不明出处的伪经相比,其权威性不言自明。经中记录了佛陀当年四处传法过程中的真实言传身教(并非在天庭神乎其神的讲给神仙),其讲述的佛理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佛陀的本意。
如果中国佛教徒不以此为经典,那么无非是末法时期自毁佛法的日子到了,真假不辨,宗教与佛法不分。老衲谨此一言,至于听与不听,同意与不同意,就不是老衲的分内事了,毕竟佛法有其法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