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末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确实存在。但是,互联网上、某些不明身份的网络写手,居然把这个口号当作借题发挥的素材,宣扬“清朝非中国论”——这就需要对其加以驳斥了。
咱们不能只记住一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吧 ?!不要忽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出自孙中山之口, 而“五族共和”甚至“政体虽更,国犹是国”也同样出自孙中山之口 !! 归根到底,孙中山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内容的宣传。
不要忽略:早年比孙中山更激进的章太炎到了晚年竟然称赞清朝的大一统:“清,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章太炎《重订三字经》)
——尽管章太炎在辛亥革命期间说清朝的建立就是中国的亡国。但他在革命之后,就改口说清朝建立是“乃大同”,即实现国家大同、大一统!这明显是把清朝视为古代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
章太炎修订后的《三字经》在当时各地报纸多有刊载,7年后成书出版。这一期间,章太炎都健在! 因此,互联网上造谣说章太炎《重订三字经》是伪作的,可以休矣。
还有,不要忽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原先“反清复明”的黑旗军转而接受了清朝的招安!帮助清朝去打击列强。
——可见,“反清复明”这个口号,尽管带有汉民族主义的色彩。但是,有很多“反清复明”人士依然仅限于反对清朝的统治,并没有拿清朝皇帝当外国人!
请不要忽略:三元里人民抗英时,口号是:“倘再犯内河,我百姓若不云集十万众,截尔首尾,焚尔船舰,我等即非大清国之子民!!”
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口号是:“台湾臣民、义不臣倭,虽为岛国、永戴圣清!”
——可见,在19世纪中后期,很多民间的爱国运动,依然是打着清朝的旗号!
清末,革命党内部还涌现出了“联满革命”的思潮,明确反对“排满革命”! 例如:东北有二百多万满族人,比关内各地的满族人口总数还要多。即使这样,东北一千五百万汉族人的革命口号却不是“驱逐鞑虏”,而是“建设满、汉共和政体”!!
因此,“驱逐鞑虏”这个口号,只代表了革命党中的一部分人的思想,甚至在革命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接受这个口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