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治平

快捷导航
查看: 48|回复: 0

我们住在地球,可并不了解地球

[复制链接]

691

主题

1144

帖子

40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13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9-7-28 0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方文明的早期,人们曾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太阳和星辰,都围绕着大地旋转”。因此在人类心中,地球有着神圣的地位。

直到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才把地球拉下神坛。

文:林川

在20世纪初,天文学家哈勃又发现,宇宙远方有许多亮点,每个亮点都是一个星系。这一发现,说明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在宇宙中比比皆是。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也就更加微不足道。地球上的生命,好像也没什么特殊,或许在宇宙其他地方,各种生命比比皆是。

基于这一观点,科学家们建立了多个天文项目。寻找外星生命,其中包括SETI,火星探测计画,等等。他们认为,宇宙之大,必然存在大量生命。然而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才发现这一等式的另外一面。虽然宇宙浩瀚无比,但支持高登生命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也无比苛刻。



生命所需要的第一要素是水。

水是一种奇妙的物质,它可以溶解许多矿物质和营养,但却不和这些物质发生任何化学反应。而其他的溶剂,却大多会和这些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水的黏稠度适中,如果它过于黏稠,血液就难以输送营养,如果过于稀疏,生命体就难以保持水分。水能够吸收大量热能,而不会出现太大的温度变化。这一特征,使恒温动物更容易保持体温。而另外一方面,水在蒸发时,又能够吸收大量热量,使哺乳动物能够利用出汗来降低体温。

水还有另一个奇妙的特性,就是结冰后密度减小。如果水和其他物质一样,结冰时密度加大,冰就会沉在水底。到了最寒冷的季节,江河湖海从水面到水底全部结冰,鱼儿就无法存活。

虽然水的化学成分简单,在宇宙中或并不少见,但维持液态水的温度范围却非常狭窄。在地球大气压之下,只有100摄氏度的区间。为了维持液态水,星球和恒星的距离,必须在黄金地段之内。距离太远,水会长年结冰,距离太近,则会变成蒸汽。

在太阳系,这个黄金地段非常狭窄。如果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就会和金星一样,气温上升到摄氏500度。如果这一距离增加20%,地球就会长年被冰雪覆盖。

磁场

地球磁场,是维持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有害射线的伤害,而且还保护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水。

这一点,从火星的命运就能看清。由于缺乏强大的磁场,火星上的大气和水份逐渐被太阳风吹走,使火星上一片荒凉。

月球

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给地球带来了四季。如果没有这个倾角,赤道就会太热,两极就会太冷,可居住地带就会大大减少。

而正是由于月球的存在,才能够维持倾角的稳定。

月球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有两个。

一个理论是,月球是外来物体,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

第二个理论是,外来天体撞击了地球,外来的物质和地球撞击掉下来的物质,一起形成了月球。

如果第一个理论成立,月球的轨道应该是椭圆形。而实际上月球的轨道几乎是正圆。更不可思议的是,月球的自转週期和公转週期相同,因此月亮总是一面面向地球。如果这一轨道是偶然形成的,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撞击理论成立,这一撞击应该导致地球急速的自转,而不是现在每天自转一周。为了弥合这一矛盾,科学家们设想这个外来天体和地球碰撞了两次,第一次造成地球急速自转,而第二次则让急速的自转减慢。这种巧合更是不可思议。

空气

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比重是21%。如果氧气的比重大于30%,树木就会自行燃烧。如果氧气成分过低,高级动物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

地壳

地壳的厚度必须适中。如果地壳太厚,就不可能进行地壳的循环,无法为地面的生物提供必须的矿物质。如果地壳太薄,地面就会到处是火山。

太阳的大小也必须适中。宇宙中的恆星大多小于太阳。如果太阳和它们一样,地球就必须靠近太阳才能保持液态水。这一后果是,太阳的引力过大,锁定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一面永远面向太阳。这样一来,面向太阳的一面就会太热,背向太阳的一面就会太冷。

维持高等生命的必要条件还不只这些。假如每一个条件有10%的可能性成立,同时满足10个条件的概率就是10%的十次方。

虽然宇宙中星体数量众多,但由于这一概率微乎其微,能够支持高级生命的星球,依然是凤毛麟角。我们有地球这个家园,是无数巧合中的巧合,万幸中的万幸。

如此奇妙的巧合,是小概率事件的偶然出现,还是智慧的刻意安排?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钟表里的精密机械,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而不是傻乎乎的认为,这是偶然的巧合。

同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比钟表更加精细、巧妙,我们为什么要断定它是偶然形成的呢?

更加奇妙的是,地球不但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而且是探索宇宙的最佳环境。

1919年5月,全日食的出现,让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远方星体的光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出现了弯曲,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月球和太阳的相对距离和相对大小,是产生全日食的关键。太阳比月亮大400倍,但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亮远400倍,因此月亮的大小,正好能够遮挡住太阳,从而形成完美的全日食。

人类对日冕的研究,也依赖于全日食。日冕是太阳表面的一层热气流。如果月亮太大,日冕就会被月亮遮挡住。如果月亮太小,日冕发出的光,就会淹没在强烈的阳光之中。正是由于对日冕的观察,使人类了解到太阳大气的成分,从而知道太阳上有氢。

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也恰恰适合人类观察宇宙。如果太阳过于接近银河系的中心,星体的密度就会太大,地球上的夜空就会充满了附近星体和气体的光芒。

在太阳系的众多行星和卫星之中,只有7个存在足够厚的大气层,其中只有地球的大气层是透明的。

地球不但是支持高级生命的最佳环境,同时也恰巧是科学观察的最佳环境。

众多的巧合,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怀疑已经太多,如果详细说,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如果真的认为,地球的形成只是巧合,如果真的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是非常愚蠢和短视的!

很显然,地球环境这样巧妙的安排,并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更是为了启发人类的智慧,让人从迷茫中,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和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邮箱:newphie1#163.com

崔治平论坛,是全球首家崔治平思想理论研究网站,这里收录崔师作品、诗集、问答、精粹,供世人学习参详。

© 2013-2017 崔治平

小黑屋|

GMT+8, 2024-11-23 16:07 , Processed in 0.029944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